当前位置:凤凰学院>第一期>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在延安革命文化遗址中,到处都印刻着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的足迹。坚定正确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延安精神的主要内容,也是每一位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结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的延安精神教育和滋养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凝聚人心、战胜困难、开拓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战争年代,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诠释了这个理想信念;发展建设年代,习近平总书记和2000多万名知青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诠释了这个理想信念;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我们更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矢志不渝,传承和发扬延安精神等革命精神。

一要抓住延安精神的灵魂,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强化责任担当。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延安精神的灵魂。延安时期,我们党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理论联系实际,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把革命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统一起来。对我们当代文化工作者而言,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就是要牢记党的新闻舆论文化工作职责和使命,必须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牢牢坚持党性原则,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牢牢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牢牢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政治方向不仅决定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起点,决定了宣传文化的内容和形态,决定了工作努力的高度,更决定了宣传文化为了谁的问题。必须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朝着什么目标前进等根本问题上旗帜鲜明。必须牢牢把握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从而最终实现两效的统一。

二要把住延安精神的精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钉钉子精神狠抓工作落实。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延安精神的精髓。延安时期,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中指出,实事求是,“就是党性的表现,就是理论和实际统一的马克思主义作风”,而“调查研究作为转变党的作风的基础一环”,在全党掀起学习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注重调查的热潮,不仅提高党自身建设水平,并且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成为全党的思想路线和行动自觉。就我们当前工作而言,就是要坚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整个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统领宣传文化思想工作,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贯穿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和把握形势,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更要深刻认识和把握新闻舆论文化工作的职责和使命,牢固树立政治意识、政权意识、阵地意识,以钉钉子精神狠抓工作落实,确保新闻舆论文化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前进,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

三要把住延安精神的核心,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延安精神的核心。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为中国最广大人民利益而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赢得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延安时期,党的领袖、党的干部,甚至是普通党员都自觉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出现了“只见公仆不见官”的生动场面,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面对新时代的新形势和新任务,重温延安时期党全面贯彻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基本经验,仍然能为我们提供正能量、开拓新思路。结合集团发展实际,要想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只有牢固树立群众意识,做好群众工作,全面发动群众,全面依靠群众,最大程度凝聚群众共识,最大程度聚合群众正能量,最大程度调动群众主管能动性,才能形成攻坚克难的强大合力,助推集团改革发展迈上新台阶。

四要把住延安精神的特质,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锤炼作风。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延安精神的重要标志。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异常艰苦的条件成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的催化剂。我们党带领边区人民开展“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大生产运动,战胜了种种困难和艰险。延安时期,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党政军领导人也率先垂范、身体力行,树立了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的道德风范,在党内普遍形成了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密切了党群关系。但是现在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文化和思想也逐渐多元化,延安时期的艰苦奋斗精神却被一些党员干部逐渐淡忘了,没有经受住各种诱惑的考验,在精神状态上、工作态度上、经营活动中、生活方式上开始出现不思进取、贪图享受的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因此,在新的历史征程上,我们要永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从延安精神中不断汲取营养和力量,秉承先辈艰苦创业、负重前行的优良传统,站在前人用聪明才智、辛勤汗水浇筑的高起点上,不满足、不懈怠,继续奋发进取、勇攀高峰,以实际行动谱写集团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共同创造集团事业更加美好的未来,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