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凤凰学院>第一期>

凤凰集团第一次党代会胜利闭幕,选举出新-届党委委员,党委梁勇书记所作的工作报告,既高屋建瓴,又实事求是,是催人奋进、凝心聚力、继往开来、深入人心的好报告,是集团对以往五年工作的回顾和总结,是对当前形势任务察形观势的客观分析,是对集团未来发展愿景前程的预见前瞻,确立了集团未来五年的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发展思路,昭示着凤凰集团总结过去,开辟未来,守正创新,开始新的征程。

梁书记报告指出,未来五年,是凤凰集团从规模数量型转向质量效益型、从传统出版转向融合发展、从领先行业转向领跑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转型期。把握控规模、促转型、稳增长、强质效总思路,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使命任务为担当,以增强“四力”为基础,以守正创新为要求,实施内容创新、融合发展、市场化、国际化、品牌化、“金融+”等六大战略,强化内容建设、做专多元业务,着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新成效,着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增创新优势,着力推进内容生产、融合发展、文化消费、金融服务、资产运营实现新突破,努力建成主业竞争力强、文化影响力强、国际传播力强、综合实力强的国际型出版传媒集团,建成省属文化和金融投资控股平台。经过五年努力,2023年,集团营业收入突破210亿元、利润总额突破30亿元,截至2023年底,总资产和净资产分别达到650亿元、450亿元,综合实力保持全国第一;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和中国新闻奖等获奖总数,国家重点出版规划项目和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总量,位居全国出版集团前三位;各出版单位的经济指标、市场占有率、品牌产品数量在全国同类出版社的排名争先进位,确保七家出版单位利润过千万元,其中1家超亿元,1家超7000万元,2家超3000万元;发行集团主要综合指标和重点单项指标全国领先,综合实力同行业排名第一;版权输出总量在地方出版集团中保三争一;开卷零售市场整体综合排名在全国出版集团中保三争二,培育一般图书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编辑部门3-5个,千万元级销售收入的产品线8-10个,累计销售百万册的畅销书15种以上;打造全国有影响力的少儿、教育报刊群,培育期发量超百万的报纸2份、月发量超百万的期刊1种、月发量超50万的期刊3种;培育并推出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高层次文化人才;各产业板块保持稳中有升,力争培育一家新上市企业。可谓目标远大,指标具体,任务艰巨,任重道远。

凤凰社认真深入学习、领会、贯彻集团党代会精神,分解集团工作任务和目标,承担凤凰出版社应尽的使命与担当。凤凰社将增强大局意识,提高政治站位,更好地从全国、从行业、从集团的层面认清凤凰社的定位,总结自身的长处与不足,探索出符合凤凰社实际的特色发展之路。要以品牌化为努力方向,深耕专业市场,在做好《江苏文库》第二批成果出版的同时,持续做好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和古籍资助项目的出版和新选题申报立项工作,以重点项目的推动拓展专业品牌优势,创新思维探索融合出版,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传承积累和创新转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工作指导,体现时代精神,符合时代要求。坚持紧紧抓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根主线,以明确目标、调优结构,落实规划、突出重点、提升效益为思路,着力出版社的专业出版能力与两个效益提升。

理清工作思路:

(一)坚持改革发展,激发创造活力。

我们将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胆改革,瞄准行业的发展趋势与方向,不断探索改革发展的路径,特别是探索建立起既符合产业发展一般规律,又体现内容生产特殊规律;既体现行业发展总体要求,又符合专业出版实际的企业内部组织、生产与绩效认定、考评机制。

(二)坚持出版品位,实现品牌追求。

我们将始终不渝地紧紧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传承文明、传播文化、贡献学术、服务大众的出版理念,提升出版的文化品位,在品牌追求上下功夫,逐步确立和扩大凤凰社在古籍专业出版领域中的优势和影响力,实现出版社专、精、特、尖、强的专业发展目标。

(三)坚持专业定位,追求持续发展。

我们将坚定专业定位的信念,面对不断变化的出版环境,既要顺势而为,又要始终如一,即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块阵地上,坚持古籍专业出版的特色和优势,将专业化作为出版社实现发展的有效途径,并通过专业化来提升出版社的综合竞争力。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将突出专业选题规划、专业重点项目实施、专业渠道拓展、专业人才培养等几个方面。

(四)坚持市场导向,夯实发展基础。

我们将大力提倡社会效益市场化的文化理念,将市场导向作为我们出版工作的重要风向标之一,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前提下,努力追求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在选题的策划、图书形态的确立、销售渠道的开发等方面,将更加强调市场的适应性与针对性。尤其是针对图书阅读、销售等新的市场趋向,不断调整产品策略、销售策略,注重新渠道开拓。

(五)坚持出版创新,加快融合出版转型。

融合出版已成出版业发展的大趋势,从纸质出版向多媒体等融合出版转型,是我们目前所面临的新课题,破题和解题,将是凤凰社未来重要的工作任务。我们将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一是做好版权基础工作,內容信息存储,数字出版项目的规划;二是从项目入手,解剖麻雀,在实践中探索;三是借助外力,寻求融合出版转型的突破口。

(六)坚持实事求是,提倡脚踏实地。

作为古籍出版工作者,我们将更加遵循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原则,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所倡导的“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要求,更加秉持静思、笃学与务实,更加强调脚踏实地与持之以恒。工作中知所进退,有所为,有所不为,坚持在专业化的发展路径中,通过内容、形态、市场、人才实现传统题材现代化、专业知识大众化、社会效益市场化的发展目标。

(七)坚持文化担当,追求经世致用。

面对喧嚣与浮躁,我们将更加追求出版人应有的品格,即文化理想与文化担当。我们为中华先贤留给人类灿烂的文化而骄傲,根本就是继承和延续弘扬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和文化基因。故此,我们将以敬畏之心从事这个在行业中属于“小众”的古籍整理出版工作,因为我们深知它的意义之所在,借用马克思的话说: “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而面对我们的墓碑,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同时,我们更坚信,中华文化与中华文明在我们这个时代,不但能够复兴,而且必将光大。

具体措施路径:

一是坚持以书立社。“十三五”及“十四五”期间,凤凰社将在内容生产的精品化上下功夫,以“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目前19项,全省第一)、国家古籍十年规划项目(目前50项,全国第三)、国家古籍年度资助项目为抓手,通过这些重点项目带动与实施,形成凤凰社未来五年发展中的专业内容生产优势,扩大凤凰社在专业出版领域的文化影响力与市场竞争力。同时,培厚作者资源,调优选题结构,提升专业出版能力,做好“十四五”规划、下一个古籍整理出版十年规划的开局工作。

二是发挥专业优势。我们将坚持古籍专业出版定位,发挥三十多年来形成的专业优势,并不断强化我们在古籍专业出版上的综合能力。具体而言,将在专业选题规划、专业重点项目、专业渠道开拓、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持续努力。在古籍整理、学术出版、普及读物、地方文化四个重点板块深耕细作。

三是做好选题规划。我们将依据自身优势,围绕若干重点板块,做到既有年度选题规划,更要有五年选题规划,甚至十年选题的长远规划;既要有各级重点的专业选题规划,更要有符合当代读者审美趣味和阅读习惯的专业普及性的选题规划;既要有基础文献的整理规划,更要有传统精神当代诠释的选题规划。同时,我们在选题规划中应注意动态调节,既立足长远、持之以恒,又与时俱进、讲求实效,并通过板块与系列,将规划落到实处。

四是探索融合出版突破口。“十三五”至“十四五”期间,我们将以内容版权为积累为基础,以合作为实施手段,完成“中华经典古籍库·凤凰版”的线上线下版。

五是开拓市场新渠道。从企业化的角度思考和定位内容生产,主动实现适应市场化的自我调整,这包括内部组织结构、产品结构、业务流程、经营方式等。根据市场的变化,在固守传统专业图书市场渠道的同时,着力于适应业态变化,拓展新的市场渠道,在图书馆配书、网络销售、政府采购三大市场方面发力。同时,针对专业图书的特点,在营销手段上也不断创新,加强针对性,强化细分市场,提高图书销售的实际效果。同时依据网络时代带来的业态变化,以互联网思维来转变图书传统销售观念,建立起凤凰社网络营销平台。

六是做好“江苏文脉整理与研究工程”工作。在五年内陆续出书,将形成重要阶段性成果,至2025年拟编辑出版《江苏文库》3000册左右,分六个部分:书目编、文献编、精华编、方志编、史料编、研究编。凤凰社承担前五编。2019年预计规划出版新书160册左右。

七是抓人才队伍建设。针对凤凰社目前生产、经营规模,以及未来发展目标,面临的问题,加大人才引进与培养力度,除了编辑专业人才,还需管理人才、经营人才,特别是复合型的人才引进和培养目标更将成为这项工作的重点。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我们将进一步认真研读梁书记的工作报告,围绕集团工作目标,紧密联系工作实际,凝心聚力,创新发展,为凤凰集团美好明天奋斗不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