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凤凰学院>第一期>

2019年10月21日至25日,很荣幸作为凤凰学院“学习延安精神,推动集团高质量发展”主题教育培训班中的一员,踏上革命圣地延安。

早就听说,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留下了丰富的革命遗址和宝贵的延安精神,百闻不如一见。在延安,我们参观了枣园革命旧址、延安革命历史纪念馆、王家坪革命旧址、杨家岭革命旧址、梁家河、学习书院、宝塔山、四八烈士陵园、凤凰山革命旧址、鲁艺旧址,重温了入党誓词,通过专题讲座、实景感受、现场教学的培训方式,加深了感受,增强了理解。可以说,在延安每上一次课,就是一次精神的洗礼;每到一处,就是一部红色的活教材;每听一次解说,就是一次感悟。这次主题教育培训,对我来说,是一次学习的“加油”,是一次灵魂的“洗礼”,是一次精神的“补钙”。结合个人感受和思考,主要有以下几点心得:

一是关于感恩。从巍巍宝塔山,到滔滔延河水;从杨家坪的菜园,到枣园的油灯;从简陋的窑洞,到破旧的棉袄,无一不折射出延安精神的光芒。在延安精神的指引下,一代又一代的革命先辈,舍生忘死,前赴后继,艰苦奋斗,引领中国革命走向一个又一个胜利。我们如今过上幸福的生活,应当要对他们心怀感恩。联想到中国出版业的发展,也是一代又一代出版人努力奋斗得来的,对于前辈做出的贡献,我们新时代的出版人同样要心存感恩,并要继续奋斗下去。集团的出版产业有着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布局涵盖了编印发各个板块。未来的发展趋势是融合出版,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取得更大优势,需要全体凤凰人团结一致,发挥好全产业链各个板块企业的优势,共同发展。

二是关于读书。整个培训过程中,老师们讲的最多,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读书”二字。毛泽东一生手不释卷,在马背上,在窑洞里,在病榻前,以书为伴,写出了很多指导中国革命的著作。习近平把读书作为一种习惯,一种追求。在梁家河时,他白天劳动,晚上还要点着煤油灯读书。在延安,我还看到了新中国出版业的摇篮,看到了我们党领导的早期的新闻出版、发行机构,看到了印刷着革命思想的各种图书和报刊成为照亮人民心灵的明灯。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出版工作者,我想我们不仅要自己爱读书、多读书,更要牢记出版使命和文化担当,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以内容为王,以质量为本,紧紧围绕读者关注什么、喜欢什么、期盼什么,多层次立体化分众化开发选题,打磨出更多的精品,更好地燃起国人对读书的渴望。

三是关于思想。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有多远,我们才能走多远。习近平刚到梁家河时,他迷惘,离开时,却充满自信。七年知青岁月的磨砺,七年和群众生活生产在一起,他确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人生理想,就是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那么,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出版人,我们应当树立什么样的人生目标?确立什么样的人生理想?这一辈子追求什么呢?这是一个哲学问题,也是一个实际问题,更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我想,对于每个凤凰出版人来说,都应该要永葆初心,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保持学习的能力和习惯,把学到的理论在出版实践中运用,切实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和业务水平,有意识地把内容导向要求落实到出版全过程,严格执行“三审三校”制度和重大选题备案制度,加强对选题的把关,加强对内容的把关,加强对作品整体基调、格调、品味的把关,把最美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读者和社会,不给错误思想观点和不良文化提供传播渠道。

四是关于实践。知行合一是学习的最高境界。要把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应用,并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国共产党人实事求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革命的胜利。习近平在梁家河时,在具体的实践中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他看到四川办沼气池的报纸,带队实地去考察、学习,回到梁家河又根据实际情况研究,终于办成陕西第一口沼气池。那么对于我们新时代出版人来说,更是要“撸起袖子加油干”!在实践中查找不足,积累经验;在实践中提升能力,完善自我;在实践中服务读者,实现价值。今年,集团第一次党代会顺利召开,大会报告对集团过去五年工作的回顾,对当前面临的形势任务的分析,对未来五年的工作部署,为我们今后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这一次出版事业的新征程,需要我们每一个凤凰人凝心聚力谋发展,继续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保持干事创业的激情,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更实。

历史选择了延安,延安铸就了辉煌,学习延安精神,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永远在路上。革命战争年代,老一辈革命家亲手培育的延安精神,是我们党保持旺盛生命力、赢得人心的精神支柱,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不竭动力,引领着全国人民夺取了一个又一个胜利。新时期,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延安精神更是做出新的诠释,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可以说,延安精神不仅用于中国的革命,也用于中国的建设;不仅用于过去,也同样适用于现在以及未来。

行动是最好的纪念,发展是最好的传承。我们新时代出版人理应好好感悟、吸收延安精神,把延安精神转化为工作态度、做人品德,融入日常的出版工作,做好延安精神的传承者、实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