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荣幸能参加本次凤凰学院组织的主题教育培训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知行结合的研学是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是当下践行“四力”——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绝好形式。
很荣幸能与集团各单位济济一堂的英才一路同行,五天的行程紧张而充实,有序参观革命旧址,认真听取现场教学,大家相识相知,每一瞬间的定格,让我们结下了不能磨灭的革命情谊,必将在今后岁月的醖酿中变得醇厚。
结合集团未来五年发展规划与此次延安之行的所思所想,我汇报四点体会。
首先,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在宋炜教授《延安精神及其时代价值》的专题演讲中,他列举延安精神的主要内容,第一条即指出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延安精神的灵魂,是党性修养的基本原则。转化到出版上来说,坚持正确的出版导向,是党对出版工作的基本要求,考验着出版战线上每一位党员的使命和担当精神,我们必须不断加强修养,提高政治站位。八十年前,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简明扼要地指出:“共产党员在思想意识上进行修养的目的,就是要把自己锻炼成为一个忠诚纯洁的、进步的模范党员和干部。”听一听这朴实的话语,在新时代依然有振聋发聩的力量。就我个人而言,跳出所处的古籍整理出版环境,我自忖还缺乏在其他困苦境况中锻炼自己,知觉新事物并正确判断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称《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教科书”,在中国共产党发展史上,无疑是有着深厚的理论渊源的,循此,我们处在当下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理应一如既往地自觉学习,自我改造,树牢“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这将成为出版工作中谋篇布局、策划选题、审读书稿,有效处理各种问题的定海神针。
其次,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四天的行程,我们参观了枣园、王家坪、杨家岭、宝塔山、凤凰山等革命遗址,以及习总书记度过七年知青岁月的梁家河小山庄,参观了延安革命纪念馆、学习书院,并瞻仰了“四八”烈士陵园。在队伍行进中,在大巴座位间,在三餐饭桌上,大家分享着自己的思考所得。延安精神的重要体现之一——南泥湾精神,给我感触最深,“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八个字一直萦绕在心。这和我从小在胶东半岛的一个偏远山村长大,随父母过着春种夏耘、秋收冬藏的日常生活有关,与在座的绝大多数同仁都有过孟子所说“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的原初阶段,所以奋发图强是我们的底色,是我们肩负责任、为持续推动凤凰集团高质量发展的奠基石。不必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我相信,本次培训班各学员作为集团中坚力量的一份子,一定能学以致用,兢兢业业,在未来五年的工作中竭力贡献自己的智慧。
再次,养成敬业乐群的作风。
俗语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人可以全身心投入到热爱的出版事业中,做出一点成绩,但力量毕竟有限,只有融入到集体中,才可能让自己强大,开创一番天地。借用《礼记·学记》中的话,敬业,亦需乐群。南泥湾精神中,正包涵着干群一体、戮力同心、共克时艰的优良作风。工作十年来,虽然像在座诸位一样,我在成长道路上也获得了一些荣誉,包括集团优秀党员、青年五四奖章及江苏省新闻出版系统劳动模范等称号,但我清醒地意识到,必须时刻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以身作则,把工作做到实处,与同事甘苦与共、和衷共济,才能开创新局面。否则,任何称号无一不是失去了精气神的“死物”。“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难免会被逐出集团出版事业发展的大舞台。近年来我与几位同事逐渐在经典古文献的深度整理、碑刻文献由点成面的开拓上,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为申报国家项目储备了资源。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说:“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其实无言的榜样举动,有声的温润话语,何尝不能在关键时刻鼓舞士气,转化为凝聚力和战斗力,形成出版过程中的物质力量。
第四,实施德才兼备的出版人才培育、任用方略。
在此次延安行参观延安革命纪念馆时,我被中国抗日军政大学“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风吸引,恍然后顿悟,原来博士期间就读的南京大学正门所镌八字秉承于此,自己三年的学习也受着一股延安精神的熏陶。这算是个插曲,回归正题,如同讲解员所说,“抗大”被认为是中国共产党的“黄埔军校”,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培养了大量人才,无论在前线还是后方均发挥了重要作用,逐渐成为各方面骨干,竟有敌军愿用数人之命换一名抗大培养的干部之命的说法。当今出版行业拓展迅猛,业务竞争激烈,完全是不见硝烟的战争,亟需切实有效的人才培养、任用方略。梁董事长在今年党代会上所作《凝心聚力 守正创新 继往开来,持续推动凤凰集团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报告,研判了当前面临的局势,确立了未来五年发展的宏大战略和具体目标,在实施的八方面工作举措中即有高瞻远瞩的人才方略。完全符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的党管干部、遴选干部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至上、公道正派”的根本原则。具体到我们为之奋斗的事业,又有中国出版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八条的详细规范。
就我所在的凤凰社来说,承续着古籍整理出版的范围,1981年中共中央下发了《关于整理我国古籍的指示》,其中明确指出:“整理古籍,把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继承下来,是一项十分重要、关系子孙后代的工作。”“整理古籍是一件大事,得搞上百年。”由此可见新时期古籍整理出版事业的艰巨性、长期性。“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不会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我们的事业如此,则要求我们作育、蓄积人才与之相适应,如两千年前的《易传》所言,要不断“进德修业”。“进”、“修”两个动词,让人感觉到一股孜孜矻矻、永不止步的劲头,希望与诸位同仁共勉,力戒毛泽东同志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所引明代大学者解缙联语“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所讥刺的主观主义学风。
年初接受《中华儿女》的采访,我有机会回望了自己由理转文的曲折来路,如今更坚定了自己承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担当。“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因为有由衷热爱而敬畏的事业,有在座前辈的精神感召和同辈翘楚的精进不已,我将在出版道路上奋勇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