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往昔峥嵘,续时代华章
——“学习恩来精神 牢记初心使命”主题教育学习心得
江苏凤凰电子音像出版社 吉梅
11月4日至6日,凤凰学院“学习恩来精神 牢记初心使命”主题教育培训在江苏淮安开展。
秋意阑珊,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周恩来纪念馆,在蓝天的映衬下,周恩来纪念馆庄严肃穆,前来瞻仰的人群络绎不绝,大家纷纷在此缅怀一代伟人周恩来总理。金黄的银杏叶纷纷飘落,仿佛在诉说着动人的故事。
我们拾级缓步而上,一起向周恩来座像三鞠躬,深切缅怀周恩来总理。随后,参观了“人民总理周恩来”陈列展。一幅幅泛黄的照片、一件件简朴的实物、一段段珍贵的影像资料,我们驻足凝视,认真听取讲解介绍,深切缅怀周总理的光辉一生。在周恩来总理故居,我们瞻仰了周恩来童年用过的书桌、打着补丁的旧被褥等饱含沧桑的历史物件。周总理童年时就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生矢志不渝地追求真理。
在周恩来干部学院,我们认真观看了“杰出楷模周恩来”专题展,听了“学习楷模周恩来,坚守初心使命”的专题报告。生动翔实的史料,深入阐释了周恩来总理对初心使命的坚守。
周恩来总理是一名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和领导人。在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上,周恩来总理的崇高人格展现了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这些品格深深铭记在我们心中,成为激励我们不断开拓进取、求真务实、积极创新的强大精神力量。
周总理一生坚守共产主义信仰——“我认的主义一定是不变了”!在革命初期,他说:“没播革命的种子,却盼共产花开!梦想赤色的旗儿飞扬,天下哪有这类便宜事?坐着谈,何如起来行!”号召大家行动起来,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抗战时期,面对复杂局面,他极力说服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争取中国走一个更好的前途”。
新中国成立后,他始终坚持知信行合一,“必须从现实的努力中才能实现理想”。1954年,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周总理提出“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到1964年12月,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周总理提出“四个现代化”目标: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十年后,即1975年1月,四届人大一次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再次重申“四个现代化”。
周恩来总理的一生,是为党和人民无私奉献的一生,是矢志不渝追求革命真理、为党和人民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一生。
周恩来总理是一座高大伟岸的精神丰碑、一面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朽旗帜、一个世人景仰的杰出楷模,他奋斗的一生是我们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历史的生动缩影。周恩来精神必将感召和哺育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
隔着岁月长河,跨越不同的时代,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需要我们来传承。在新时代,周恩来精神将激励我们不断奋斗。
在新的时代,我们要学习周恩来精神、践行初心使命,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更加自觉地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学习周恩来总理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忠诚的政治品格,把“永不动摇信仰”作为贯穿一生的重大原则去坚守,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矢志不渝为共产主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而奋斗。
守初心,就是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守初心,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以真挚的人民情怀滋养初心,时刻不忘我们党来自人民、根植人民,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是我们胜利前进的不竭力量源泉;以牢固的公仆意识践行初心,永远铭记人民是共产党人的衣食父母,共产党人是人民的勤务员,永远不能脱离群众、轻视群众、漠视群众疾苦。
担使命,就是要牢记我们党肩负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勇于担当负责,积极主动作为,用科学的理念、长远的目光、务实的作风谋划事业,保持斗争精神,敢于直面风险挑战,知重负重、攻坚克难,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无私无畏的勇气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在实践历练中增长经验智慧,在经风雨、见世面中壮筋骨、长才干。
我有幸参加诗歌朗诵《海棠花语》,通过角色扮演邓颖超,再一次走进历史,感受周恩来和邓颖超的美好爱情和为革命牺牲自我的精神。海棠依旧,依旧想起曾经分在天南,寄一片红叶传深情,依旧想起曾经别在地北,遣一束海棠道问候!海棠花开了,你到哪里去了呀?你随着春天温暖的风,又踏着严寒冬天的雪,经过春风的欢送和踏雪的足迹,已经深入到祖国的高山平原,也飘进了黄河长江,经过黄河长江的运移,进入了无边无际的海洋……
今天,我们肩负着新使命,踏上新征程,学习周恩来精神、践行初心使命,锻造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以奋斗的姿态站上时代的舞台,在回首中铭记,在缅怀中传承,在开拓中弘扬,扛起使命责任,勇挑时代重担,书写新时代报国华章。